site logo

感應淬火零件完成淬火工序後,一般要檢查哪些項目?

感應淬火零件完成淬火工序後,一般要檢查哪些項目?

(1) 外觀質量

零件淬火表面的外觀質量不得有熔合、裂紋等缺陷。正常淬火表面呈灰白色帶黑色(氧化)。 灰白色一般表示淬火溫度過高; 表面全黑或發藍一般說明淬火溫度不夠。 目視檢查可以發現局部熔化和明顯的裂紋、雪崩和拐角。 小批量和大批量生產的零件外觀檢驗率為100%。

(2) 硬度

可使用洛氏硬度計進行抽查。 抽樣率根據零件的重要性和工藝穩定性確定,一般為3%~10%,輔以文件檢驗或100%文件檢驗。 文件檢驗時,檢驗員最好準備不同硬度的標準硬度塊進行比對,以提高文件檢驗的準確性。 在有條件的自動化生產中,更先進的硬度檢測方法,採用渦流檢測儀等流水線進行逐件檢測。

(3) 硬化區

對於部分淬火的零件,需要檢查淬火區域的大小和位置。 小批量生產時常用尺子或卡尺測量,也可用強酸腐蝕淬火表面,使其出現白色硬化區供檢驗。 蝕刻法常用於調整測試。 在大批量生產中,如果電感器或淬火控制機構可靠,一般只進行抽檢,抽檢率為1%~3%。

(4) 硬化層深度

硬化層的深度目前大多是通過切割硬化件來測量硬化層的深度。 到目前為止,過去一直採用金相法測量硬化層的深度,以後將執行GB 5617-85通過測量硬化層的截面硬度來確定其深度。 硬化層的深度檢查需要對零件進行損壞。 因此,除特殊部位和特殊規定外,一般只採用抽檢。 小件大批量生產可每班抽檢一件或每生產少量工件抽查一件,大型件可每月抽查一件。 使用先進的無損檢測設備時,可以提高采樣率,甚至可以達到100%。 例如,如果工件表面允許里氏硬度計壓痕,則可以用里氏硬度計逐件檢查。

(5)變形和撓曲

變形和撓度主要用於檢查軸類零件。 一般用中心架和千分錶來測量零件淬火後的擺動差或撓度。 擺的差異根據零件的長度和縱橫比而變化。 感應淬火的零件可以矯直,其撓度可以稍大一些。 一般允許擺差與淬火後的磨削量有關。 磨削量越小,允許的擺差越小。 一般軸類零件的直徑磨削餘量通常為0.4~1mm。 零件允許矯直後的擺差為0.15~0.3mm。

(6) 裂紋

較重要的零件在淬火後需要進行磁粉探傷,設備較好的工廠已經使用熒光粉來顯示裂紋。 已經過磁檢的零件在送入下一道工序前應進行退磁處理。